
磷酸盐产品产能上下游供需矛盾,价格达历史高位
截至2021年上半年,磷酸盐产品仍处于供应趋紧态势。截至2021年6月底,55%粉状磷酸一铵主流出厂价格3200元/吨,较年初上涨57.25%,较去年同期上涨77.78%,已达近十年来年最高水平;64%磷酸二铵平均出厂价3350元/吨,较年初上涨38.43%,较去年同期上涨56.91%。有行业内公司在满足安全环保政策前提下,最大限度开车。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产能逐步释放,2021年磷酸铁锂击败三元电池体系,重回锂电正极材料主流,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需求高速增长。由于涉及锂电池新能源领域的应用,行业对于磷酸铁的纯度要求极高。2021年4月1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电池用磷酸二氢铵化工行业标准,这也意味着,部分工业级磷酸一铵生产企业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满足电池用磷酸一铵的要求。生产过程中高纯磷酸盐的制备又进一步提高了对于磷矿石的间接消耗量。
但是近年来,随着“三磷”整治的不断推进,磷矿石供给端收缩明显。2020年国内磷矿石总产量为8893万吨,较2016年的历史高点下滑约38.4%。在目前多家企业投产磷酸铁、磷酸铁锂的情况下,磷矿石供应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由于磷铵属于污染产业,国家在三磷整治后严格限制磷铵新增产能,因此未来工业级磷酸一铵项目需要依靠置换农用级磷酸一铵实现,但另一方面,转产工铵或新建工铵及工业级磷酸需要新建装置,从项目立项到建成投产往往需要一年以上建设期。所以中短期内,新增产能无望。供需矛盾下产品出厂价格已达近十年来年最高水平。
目前国内现有产能中,六国化工现有94万吨磷铵产能,其中包括10万吨工业级磷酸一铵。兴发集团现有100万吨磷铵产能,并具有10万吨湿法净化磷酸产能,公司现有磷矿资源储量约4.46亿吨,产能495万吨,磷矿石资源储量和产量均居国内前列。新洋丰现有180万吨磷酸一铵产能,位居全国第一。

村田CEO接受采访畅谈MLCC未来趋势
7月5日,日本MLCC龙头大厂村田制作所社长中岛规巨接受了日媒采访,就村田的投资及未来市场的趋势发表了看法。中岛规巨表示村田上年度业绩仍创新高,营业利润超过3000亿日元。2020年生产设备投资方面约占900亿日元。投资重点以MLCC为主,保持技术领先性3-4年。中国本土厂商正不断的扩张市占率,但是未来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会下滑。
MLCC方面多数客户库存太高,下半年MLCC需求可能会出现下滑,但今后3年整体市场的成长率将超越10%。全固态电池方面,预计2021年月产量10万颗,未来瞄准穿戴式设备的市场,但目前暂时还无法形成盈利。
虽然日本疫情不断反复,但包括村田、京瓷、TDK、太诱等多家日本大型电子零件制造商还是认为中长期的市场将扩大,希望通过过积极的投资作为业绩扩张做好准备。京瓷2021年度的设备投资额达1700亿日元,连续两年创新高。TDK 的2021年度设备投资额达3000亿日元。太诱2021年度的MLCC生产能力也估计较上年度增加10~15%,并计划扩大MLCC原料钛酸钡的生产能力。

闻泰科技收购英国车规级晶圆厂
7月5日晚,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安世半导体有意收购英国晶圆生产商NWF,并已与其母公司NEPTUNE 6 LIMITED及其股东签署了有关收购协议。交易完成后,闻泰科技将间接持有NWF的100%权益。此前有消息称,闻泰科技此次收购NWF的价格为6300万英镑。
NWF于1982年创立,是英国最大的半导体晶圆厂,主业为汽车行业电源应用的硅芯片,拥有32000片/月的产能,公司当下拟将产能由32000 片/月增加至44000片/月,公司属于200mm晶圆厂,拥有0.18μm 至0.70μm的工艺能力。
财务状况上NWF并不乐观,2020财年末总资产为4470.76万英镑,净资产为-517.73万英镑,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91.10万英镑,净利润-1861.10万英镑。
安世半导体首席运营官Achim Kempe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将全球制造业务扩展至新港。安世半导体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增长计划,而新港工厂的加入将有助于满足全球对半导体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新港工厂拥有一支技能娴熟的运营团队,在确保供应连续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年内闻泰科技频频出手扩大其在半导体领域的版图。2021年4月,闻泰科技宣布将投入120亿元,在上海建设一座12英寸晶圆厂,生产用于电动汽车的功率芯片和晶圆管等分立器件,5月收购欧菲光苹果业务相关资产,6月安世半导体宣布扩产,拟在未来12~15个月内,投资7亿美元用于扩建欧洲晶圆厂、亚洲封测中心和全球研发基地。该公司还宣布启动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新8英寸晶圆生产线。